咨询时间:08:00 - 24:00

020-85163352

您现在的位置: 广东高职高考网 >  真题资料 > 语文  > 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

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

导读:本文整理了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,其中包括:“分析意境型”、“分析技巧型”、“分析语言特色”、“炼字型”、“一词领全诗型”、“情感、主旨型”、“评价题型”。

  【导语】在广东3+证书语文考试中,“诗歌鉴赏”题型基本上每套试卷都会考,针对回答这类题目不够熟练的同学,本文整理了“诗歌鉴赏答题技巧”以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!

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

  一、分析意境型

  1、提问方式: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?

  2、提问变体:怎样的画面?/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?

  3、解答分析: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。所谓意境,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(即意象)综合起来构建的,包括景、情、境三个方面。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。

  4、答题步骤:

  (1)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。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,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。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,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,语言力求优美。

  (2)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。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,例如孤寂冷清、恬静优美、雄浑壮阔、萧瑟凄凉等,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。

  (3)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。切忌空洞,要答具体。比如光答“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”是不行的,应答出为什么而“感伤”。

  二、分析技巧型

  1、提问方式: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?

  2、提问变体: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(或艺术手法,或手法)。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?有何效果?

  3、解答分析: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,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。

  4、答题步骤:

  (1)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。

  (2)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。

  (3)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。

  三、分析语言特色

  1、提问方式: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?

  2、提问变体:这首诗的语言风格/语言艺术。

  3、解答分析: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。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:清新自然、朴实无华、华美绚丽、明白晓畅、委婉含蓄、雄浑豪放、笔调婉约、简练生动......

  4、答题步骤:

  (1)点明语言特色。

  (2)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。

  (3)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。

  四、炼字型

  1、提问方式: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?为什么?

  2、提问变体:某字历来为人称道,你认为它好在哪里?

  3、解答分析: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。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,得放在句中,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。

  4、答题步骤:

  (1)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。

  (2)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。

  (3)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,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。

  五、一词领全诗型

  1、提问方式:某词是全诗的关键,为什么?

  2、解答分析:古诗非常讲究构思,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,全诗的感情基调、全诗的思想,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,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。

  3、答题步骤:

  (1)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。

  (2)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。

  六、情感、主旨型

  1、提问方式: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?这首诗的主旨。

  2、提问变体: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?表现了怎样的情趣?

  3、答题步骤:

  (1)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

  (2)何种表达技巧

  (3)抒发什么情感

  七、评价题型

  1、提问方式: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,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,要求你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,是否合理,然后阐明理由。

  2、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,没有直接提出问题,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、主旨,还是表达技巧,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。

  3、答题思路:

  (1)认真审题

  (2)深入阅读理解诗词

  (3)结合诗歌内容,结合评论答题

  4、答题注意:紧扣诗文内容,点面结合地分析;阐明理由时,紧扣评论关键词。

  想了解更多,可以咨询我们的【在线老师

  以上就是“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”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广东3+证书的相关内容,如广东3+证书准考证打印、报考条件、招生计划、报名时间、考试科目、广东3+证书成绩查询、分数线等敬请关注广东高职高招网http://www.gdgzgz.cn/


上一篇: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要点 下一篇:广东3+证书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

广东高职高考网申明:

(一)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(二) 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方式:邮件1227136834@qq.com

(三)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相关文章推荐